天富-宋朝一女婴出生不哭,父亲抱去寺庙,方丈怒斥:这不是她来的地方
你的位置:天富 > 关于天富 > 宋朝一女婴出生不哭,父亲抱去寺庙,方丈怒斥:这不是她来的地方
宋朝一女婴出生不哭,父亲抱去寺庙,方丈怒斥:这不是她来的地方
发布日期:2024-08-11 14:38    点击次数:147

人生,从自己的哭声开始,在别人的泪水中结束,这中间的时光,就叫做幸福。

或许很多人觉得人生遍布荆棘,处处充斥着苦痛,根本没有所谓的幸福,但当我们真正面临死亡时,才会幡然醒悟,原来活着就是幸福。

伴随着刚出生时的那一声啼哭,人生就此拉开序幕,至于人生会出现什么颜色,全看我们会取得什么样的画笔。

不过无论什么时候,那最初的哭声,便是父母耳边最美的天籁。

那么新生的婴儿为何要哭,是他们在宣泄在母亲腹中的不满?

当然不是,人生中的第一次哭泣被视为生命中最重要的时刻,是人生的开始,是生命成长的里程碑,其中蕴含了对新世界的未知和未来的期待,是生命对新环境的初次反应。

而从生物学的角度来看,新生儿的哭声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反应,更是生命体征正常的表现。

新生儿出生之后,必须要依靠自己的呼吸吸入氧气,排出二氧化碳,哭声实际上是婴儿大口呼吸的声音。

婴儿离开母体的温和环境后,便会受到自然界空气的刺激,一系列的不适应感,也会让婴儿大哭不止。

如果刚出生的婴儿没有发出哭声,那么就意味着婴儿身体存在异常,此时的情况相当危险,不能及时让婴儿哭出来,那么很有可能会夭折。

所以,在不少影视剧中,当孩子不哭的时候,我们就会见到医生护士会尽力拍打婴儿,以让他们哭出来。

不过在医疗水平和科学水平不发达的古代,婴儿不哭则被视为不吉祥,非但不会被及时护理,还有可能被遗弃。

在宋朝时,有一位女婴出生时就没哭,她的父亲很忧愁,立即将她抱去寺庙,可是方丈却怒斥:这不是她该来的地方。

女婴降生

北宋末年的汴京,处处透露着与时代不相称的肃杀之感,曾经引得万国来贺的北宋,再也没有了昔日的荣光。

大街上原本熙熙攘攘的人群,再也没有了闲谈的乐趣,人人自危之下,是国破家亡的忧患。

此时,汴京城内一家染坊中却处处透露着喜庆,原因为他,只因染坊老板王寅的夫人即将临盘。

对于一个小家小户来说,国家危亡的恐惧让染坊中的喜庆也蒙上了一层暗暗的忧伤,王寅抛开纷杂的思绪,焦急等待着新生儿的降生。

随着时间的流逝,紧闭的屋门被突然推开,接生婆的畏惧让王寅很是费解,更让王寅想不明白的是,自始至终都没有听到婴儿的哭声,可接生婆的怀中分明抱着一个婴儿。

他为何那么安静,难道?

王寅不敢往下想,快步走到接生婆身边接下婴儿,接生婆只是吞吞吐吐地说:

是个女婴,可是她却不哭……

王寅扒开襁褓,看了看自己的女儿,她并没有什么不适,好似安静地睡着,只是她没有哭,这在当时来说,就是不祥之兆。

就在王寅费解之际,屋内传来了骚动,抱着孩子的王寅立即跑进屋内,让他绝望的是,夫人已经没了生息。

不哭的女婴似乎印证了人们口耳相传的不详,可王寅并没有在意周围人的议论,毕竟他怀中的女儿,是夫人留在世间唯一的骨肉。

方丈之言

在科学不发达的北宋,人们往往会将希望寄托于神灵,王寅看着不哭的女儿,自然希望她能健康长大。

于是,他便抱着女儿,去了附近香火极为鼎盛的佛寺,由于王寅是寺庙的常客,时常会进行些许布施,方丈听闻王寅是有求而来,自然也不敢怠慢。

寺庙的方丈是远近闻名的得道高僧,附近的人遇到解不开的难题便会向他寻求帮助,方丈看到王寅的到来是因为女婴不哭,他便将女婴抱在怀中为其摩顶。

摩顶就是按摩婴儿的头顶,至于手法自然不是我等凡夫俗子能参透的,可是当方丈的手放在她的头上没多久,就传出女婴哇哇大哭的声音。

王寅激动到语无伦次,而就在方丈将女婴交还给他时,方丈无意间看到了整个脸孔,方丈随之色变,随后怒斥道:

这不是她该来的地方。

王寅听闻方丈的话,自然明白事情的严重性,便哀求方丈以慈悲为怀,替女儿消除厄运。

方丈看着诚恳的王寅,便安慰他说:

令爱哭声郁积很久,在佛殿上哭了出来,说明跟佛祖有缘,想必日后一定能逢凶化吉,既然如此,不如就为她取名为“师师”。

想必看到这里,很多人已经猜了出来,这位女婴就是北宋极其著名的歌姬——李师师。

一语成谶

或许很多人会有疑问,为何王寅的女儿不叫王师师,而叫李师师?

其实在四岁之前,她一直都是叫王师师,四岁之后,才开始叫李师师,至于缘由,是因为这一年,王家发生了重大变故。

当时有位贪官想要王家的染坊,王寅死活不同意,贪官便诬告其有罪,将其关入大狱,随后死在狱中。

无依无靠的王师师只得流落街头,当时一位姓李的青楼女子于心不忍,便将王师师收养,并为其改名为李师师。

李师师天生丽质,拥有一副好嗓音,在李妈妈的悉心指点下,她不满15岁便已是名动京师的青楼花魁。

文人雅士、王孙贵族争相前往,想要一睹芳容,甚至连当时的宋徽宗也没能耐住美人之名,在高俅等人的怂恿下,宋徽宗甚至还从皇宫挖了一条地道,可以直通李师师所在的青楼。

只是好景不长,在李师师以为能享受富贵之时,爆发了北宋历史上极其耻辱的靖康之变,宋徽宗被金人掳走,而李师师则下落不明。

有人说,她捐出宋徽宗赏赐的财物资助宋军抗金,自己则去了慈云观出家,有人说,她被金军掳走,不忍受辱的她趁金人不被吞簪自杀,也有人说,她随便找了一个有钱富商做了小妾,饱尝屈辱后跳江自杀。

其实,在那个乱世,李师师的容貌和名气已经成为了让她无法幸福而终的祸端,而她凄苦的一生,似乎也被方丈一语成谶,人间确实不是她该来的地方……

参考资料:《宋史》、《李师师外传》等。



相关资讯